为缅怀从翠亨村走出的孙中山、杨殷、陆皓东等近代革命先贤,2017年2月27日至3月12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了广受市民欢迎的“村外木棉花正红”——赏木棉花、缅怀烈士活动,以参观杨殷烈士故居,木棉花摄影、绘画、剪纸活动和花下书享会等多种形式让市民观赏木棉花姿、了解革命先贤革命史迹。
活动一推出,不少爱花的市民纷纷预约参加活动,相约在木棉花树下赏花谈情,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得知家乡正在举办“村外木棉花正红”——赏木棉花、缅怀革命烈士活动,3月5日上午,杨殷烈士后人一行特意回乡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市民共同缅怀杨殷烈士革命史迹。
杨殷烈士后人回乡缅怀祖辈革命史迹
杨殷烈士后人在杨殷故居前合影留念,右五为崔汉军、右六为崔静薇、左四为崔燕薇。
崔静薇讲述杨殷革命之路。
崔静薇向杨殷烈士像献上“英雄花”。
崔燕薇(右四)、崔静薇(右三)与参加活动的市民合影留念。
3月5日上午,杨殷烈士后人一行特意回乡参加“村外木棉花正红”——赏木棉花、缅怀革命烈士活动,本馆黄健敏馆长、林华煊副馆长等接待了来宾一行。杨殷烈士外孙女崔燕薇、崔静薇,外孙崔汉军等先回到杨殷烈士生活过的杨殷故居怀念外祖父杨殷烈士,并向杨殷烈士像献上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寄托敬仰与哀思。随后,杨殷烈士外孙女崔静薇与家族中的小辈在杨殷烈士卧室内共同朗读了《杨殷致女儿爱兰书》,勉励晚辈要严于律己、勤奋好学,传承好杨殷烈士艰苦朴素、爱国奉献的好家风。
杨殷烈士外孙女崔燕薇、崔静薇,外孙崔汉军等还向到杨殷故居参观的观众担任起了“讲解员”,凭藉客厅悬挂的家族照片向市民介绍杨殷的革命之路,让观众加深了对杨殷烈士的认识、了解。
崔静薇女士表示,这次参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的“村外木棉花正红”——赏木棉花、缅怀烈士活动是家族的一次再学习与再提高,这次活动很有教育意义。这次活动“留住”的是木棉花所代表的一种革命精神,这种精神需让后辈人来传承,这是一种基因传承。“革命先辈为此付出,那么我们后辈要好好继承下去,年轻人要敬岗爱业、少年儿童要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富强安康。”
活动手记
一、“村外木棉花正红”参观导赏活动
从杨殷烈士的生平到“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殷故居的一砖一瓦,了解杨殷烈士英雄史迹,让我们从一场专业讲解开始。活动期间,本馆讲解员共为200余位市民提供14场次精彩讲解。
二、“留住木棉红”主题摄影活动
一串串红棉挂于枝头,鸟儿时而在花间停歇,时而相互欢鸣……无论您是专业影友或只是生活记录者,杨殷故居后花园“韵园”的美丽景致,都足以让您驻足留影。不少摄影爱好者更是慕名而来,在花下进行摄影创作,“留住”点点木棉红。
三、“留住木棉红”主题绘画活动
2月28日,来自翠亨小学的孩子们执起画笔,在杨殷故居后花园“韵园”一笔一画勾勒出木棉古树的挺拔与苍劲、木棉花的娇艳与灵动!
四、“留住木棉红”主题剪纸活动
“二月春风似剪刀”。3月2日,迎着春日的和暖阳光,来自中山市老年大学的郑旭兰老师以“木棉红透翠亨村”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一堂趣味剪纸课堂。
3月7日,“留住木棉红”第二堂剪纸课如约在“韵园”开展。郑旭兰老师与来自中山市老年大学的学员及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一同进行剪纸创作!
五、“留住木棉红”花下书享会
我做过最浪漫的事,便是与你在花下读首诗,哪怕时光稍纵即逝,那也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3月4日,本土青年作家庄越之在杨殷故居前为市民带来了一场花下书享会,分享了他获得“第三届香山文学奖”一等奖的文学作品《半近古村半近城》。
除了庄越之老师的文学作品分享外,本馆文化志愿小伙伴们也以“春之美”为题以朗诵诗歌、散文的形式与在座市民分享美文,共同歌颂春天、向生命致敬!
媒体报道
各微信公众号对本次活动的报道
《中山日报》对本次活动的专题报道
2017年“村外木棉花正红”——赏木棉花、缅怀烈士活动,还收获了“中山发布”、中山广播电视台、《中山日报》、《南方都市报》、"文化中山”、“中山网”等10家本地主流媒体及微信公众号的广泛报道。在此,感谢媒体朋友的关注与支持!
随着一场场精彩活动落下帷幕,本年度的“村外木棉花正红”——赏木棉花、缅怀烈士活动终于要与您说一声,再见!待明年木棉花开之时,让我们再相约看花、绘画、剪纸、读诗做一切世间美好之事!
|